在用人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,一些行业出现用工老龄化趋势。招募退休工确实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,尤以服务行业最为突出。劳动报记者注意到,目前沪上不少商超便利店及餐厅,开始标明招收“退休人员”。退休工用工方式,还存在着包括薪水低廉、只拿“裸工资”、工作时间长、不签订正规合同等特征。
业内人士认为,其中原因,除了聘用退休人员能节省下社保,降低企业成本以外,因服务业社会地位不高、晋升周期长等因素导致难招到年轻人也是其重要原因。另一方面,例如财会、教师、医生、人事等一些“越老越吃香”的技能性岗位,不少企业单位也对这些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频频伸出橄榄枝。此时,企业看中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,以及退休人员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。
劳动报发起的微信调查显示,对于企业招聘退休人员的动机,42%的被访者首选“成本低,不用交社保”。分别有31%和19%的受访者认为,“经验丰富,有一技之长”和“吃苦耐劳,相对好管理”也是理由之一。
无论是企业为了“降低成本”,还是老年人出于“老有所为”的需求,退休人员再就业显然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。对此,有人认为退休人员再就业是“抢饭碗”;也有人说,老年人依然有劳动权,有自己选择是否继续工作的权利。
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学者从多面解析了这一现象。人力资源专家屈辉认为企业聘用退休人员有其合理性,但指出这样做可能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一定冲击,并会一定程度阻碍同岗位年轻人的晋升速度。
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则认为,我国延迟退休的大方向已经明确,退休人员是宝贵的人力资源。另外高技能退休职工重返职场,可以填补重要岗位,缓解人力资源结构短缺的现象。
当然,退休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也会面临诸多职业风险。退休人员继续参加工作时,已告别了“职工”的法律身份。因此,务必要与用人单位签订雇佣或劳务合同,明确工作内容、报酬、医疗、其他待遇等权利和义务。
近期评论